旷桂梅家住万福社区5组,丈夫数年前因病去世,家中只有她与女儿相依为命,九岁的女儿现就读小学,旷桂梅因为照顾女儿无法外出务工,又因手术留下后遗症不能进行高强度劳作,家中劳动力匮乏,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生活积贫积弱。
面对这样的贫困现状,以王一平副主任为首的扶贫工作小组成员一直在思索帮助旷桂梅家脱贫致富的良策。通过实地走访和综合分析,旷桂梅家房屋的侧面有一片天然的树林,这里环境优良、光照充足,空间广阔,是一个绝佳的生态养殖场地,最终扶贫工作小组决定帮助旷桂梅在家开办养鸡场。为此,财政局投入2万余元启动资金用于养鸡场建鸡舍、圈场地、买种鸡,以期通过发展养殖产业,帮助旷桂梅自力更生,脱贫致富。
王一平副主任、廖飞鹏局长为养鸡场围上围栏
为了帮助旷桂梅把养鸡场办好,财政局前期邀请了专业生鸡养殖技术人员前来进行技术指导,确定好养殖场地。这一次,王一平副主任与工作人员一道,将鸡苗一趟趟地从车上搬运至养鸡场,并为养鸡场围上了崭新的围栏,旷桂梅家脱贫产业基地初步成型。最后,廖局长仔细叮嘱旷桂梅有关注意事项,鼓励她自力更生、脱贫致富,扶贫工作小组和专业技术人员将定期来旷桂梅家走访和指导。旷桂梅也表示在大家的帮助下,她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和信心,相信通过自己的勤劳双手能让明天更美好。
为旷桂梅开办的养鸡场,是脱贫致富的一条好路子,是发展产业扶贫的一项得力举措,是贯彻“因地制宜、因户施策”扶贫理念的一次重要实践,也是“扶贫帮扶单位+贫困户”扶贫模式的一次积极探索。而实现脱贫攻坚的提质增效,需要的是以旷桂梅户为例的产业扶持、授人以渔,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