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上半年,我局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紧扣我区发展主线,围绕"规划引领"和"资源保护"两抓手,强化"要素保障"和"绿色发展"双引擎,助推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现将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坚持强管控优布局,绘好空间规划"一张图"
1.空间规划编制工作。2025年上半年启动了《南岳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重新制定》工作,完成了初步成果编制,书面征求了相关部门意见,履行了公示公告程序,并2次报省厅审查,目前正在报政府常务会审议。同时启动了《关于加强南岳区生态保护红线管理的通知(试行)》制定工作,目前已完成了初步成果和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工作。
2.规划方案审查工作:上半年召开了1期规委会,共审议了南岳岳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南岳区烧田产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B-02地块规划调整等3个议题;召开2次专家评审会,评审了佛教常在庵异地重建、教育培训中心和养老中心项目、南岳道教传统文化展示馆等3个项目。
3.规划许可核发工作。继续推进自然资源规划领域"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改革,全面推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告知承诺制",简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共受理申报资料20户,联合选址5次共15户,发放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5本、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15本、核发砍伐许可证15本,蓄积2343.66立方米,砍伐数量为17070株、审图32余本,制作用地红线公示图和建筑方案公示图14份。
(二)坚持拓空间强保障,抓好要素支撑"一条线"
1.全面开展土地报批及拆迁。2025年上半年,我局围绕重点项目建设,全流程强化自然资源要素保障。严格落实 "三区三线" 用途管制,完成常在庵等项目用地预审选址,对20个建设项目开展立项审查,确保项目合法合规;全力推进土地报批与林地审批,完成南岳区2024年第三批次集体建设用地等多个项目农用地转用、林地报批工作,积极开展中心景区索道提质改造等项目前期工作,配合保障重点项目用地需求;同时,高效推进征地拆迁,完成天子山北路剩余拆迁、中心景区索道提质改造项目土地征收,为重点项目建设顺利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2.高质量开展土地储备。以土地专项债为契机,推动土地资源释放,申报的第一批土地储备专项债券资金9100万元已到位,对应可释放土地面积93.87亩;启动顺兴置业有限公司土地、涉军土地收回工作,涉及土地面积15.5亩;稳步推进金桂园及天子山等遗留问题处理,预计处置完成后可释放土地26.79亩,产生土地基金收入约3300万元。
3.全方面加强土地供应。2025年上半年共计土地出让金收入1075.27万元。其中,土地挂牌共1宗,土地出让总面积为0.4556公顷,成交价为1024.5万元;二级市场16宗,总面积0.0645公顷,出让金额50.77万元。当前,佛教30亩商业用地在挂牌中,预计7月份成交,预估成交价3300万元。
4.深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针对闲置土地问题,构建"谋划-监管-处置"全链条管理体系。科学编制闲置土地盘活方案,建立动态管理台账,对存量闲置土地实施"一地一策"精准处置;强化日常巡查监管,采用"人防+技防"模式,通过增加巡查频次、运用无人机航拍巡查、卫星遥感监测等技术手段,实现土地利用状况实时动态监控。上半年,全区未新增闲置土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显著提升。
(三)坚持守红线保生态,打好资源管护"一套拳"
1.耕地保护走深走实。始终将耕地保护作为首要任务,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牢牢守住1.45万亩耕地目标红线和1.1万亩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建立健全耕地动态监测机制,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查等技术手段,对耕地进行全方位、全天候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置各类潜在风险。通过持续加大耕地保护宣传和田长制工作力度,创新宣传形式,构建三级田长责任体系,全区耕地违法情况得到根本性扭转,从2022年每年时有发生违法占用耕地案件,到2025年上半年实现零违法占用耕地和基本农田,切实遏制了耕地 "非农化"、防止了永久基本农田 "非粮化"。
2.生态保护成效斐然。深入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专项行动,加大巡查和执法力度,上半年救助国家三有保护野生动物果子狸1只,夜鹭1只,红翅凤尾鹃1只,及时送往市野生动物救助站救治,为野生动物撑起生命"保护伞"。在松材线虫防治方面,开展枯死树木集中除治工作,根据2024年松材线虫病秋季普查数据,截止3月底,投入资金496万元,除治枯死松树病死松树16500株,实施打孔注药保护松林4700余株,有效遏制了松材线虫病扩散蔓延,维护了区域生态平衡。2025年上半年跟上级部门争取松材线虫病等有害生物防治专项资金350万。
3.森林管护不断完善。2023年中央财政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已于2025年4月底全面竣工,该项目涵盖4020.7亩的乔木林更替修复(2103.8亩)与抚育修复(1916.9亩),以及3.5千米生物防火林带改造,项目建设总投资724.52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500.00万元,省级财政补助40.00万元,市级财政补助50.00万元,区级财政补助50.00万元,社会资本投入84.52万元。目前正筹备聘请第三方技术服务单位开展区级自查验收、成效监测,为国家验收做好前期准备。古树名木保护工程也有序开展,今年上半年争取到中央资金25万元、省级资金50万元,中央财政项目对福严寺、龙凤村等地5株衰弱株和2株濒危株进行抢救复壮,省级财政项目则对祝圣寺、光明村等地5株衰弱株和6株濒危株实施修复。森林抚育工作亮点突出,2025年义务植树项目在南城区止观溪北坡落地,以打造沿河风光带景观为目标,栽种银杏、樱花等300余株,绿化面积达12.7亩,为南岳区生态文明建设增添新绿。
4.落实风景资源保护。持续落实 "五联合" 机制,开展上山下乡巡查300余人次,督办40次,参与项目相关工作50余次,确保保护工作有序推进;严格把控建设程序,规范景区项目报批,强化村民建房管理,明确建房面积上限,杜绝违规建设;对省林业局下发的涉及南岳衡山风景名胜区的 29 个卫星图斑点位(其中12个与自然保护区重叠)进行全面核查,针对16个因自然灾害形成点位及1个破坏生态事件点位,分类建档处理,对于违法点位进行联合会商制定整改措施;积极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及《南岳衡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21—2035年)》修编,前期整合优化成果与规划文本均已上报国务院审批;借助多样活动开展法规宣传,并在湖南省第七届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活动中分享保护经验;同时,扎实开展风景资源保护补偿费发放基础工作,全方位提升风景名胜资源保护管理效能。
(四)坚持打基础利长远,下好强化管理"一盘棋"
1.持续推进地质灾害治理:上半年召开5次专题会议,研究制定了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明确责任分工,编制22个村级应急预案,开展11场避险演练。严格落实 "三查" 与 "六查" 工作,派出专业技术人员42人次,巡排查119人次,组织624人撤离避险;开展1场业务培训,遵循"一点一策" 推进治理原则,5个 "微治理" 项目已完工,100个切坡建房地质灾害隐患治理紧急除险项目正在稳步实施;发布了6000余条预警信息,修订防汛应急预案;协调补充防灾物资,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保障信息畅通与应急响应。生态修复方面,南岳衡山景区智能停车场及旅游配套设施建设项目临时用地土地复垦工作基本完工,剩余修复工作正有序推进。
2.不断强化森林防火管理:压实森林防火责任,创新探索"林长+警长+检察长"联动工作机制。2025年上半年,区级林长巡林14次,带动乡、村两级林长巡林1320次,签发防火令,新发保障性文件,将林长制落实情况纳入考核内容,护林员巡护情况通报排在省前列,推进巡护点设置,开展标准化林业站建设,提升林业发展能力。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模式,制定大型森林防火警示标牌4个,设置森林防火宣传服务点,播放林景区森林防火温馨提示,营造全民防火浓厚氛围。强化火源管控,组织巡查队伍在全区进行巡察与流动宣传,排查消除火灾隐患,实现连续17年森林火灾"零发生",有力保护了南岳区森林资源安全。
3.加大自然资源执法力度:通过日常巡查、卫片执法、土地例行督察等专项行动等方式,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上半年,共开展169次动态巡查,实现景区、城区全覆盖,规范开具建筑材料单532张、机械使用证明23张/台次;案件查处受理行政处罚案卷 4 起;2024年度省级16个卫片图斑已销号12宗、1宗通过省审核、3宗待审,2025年度核实3宗,1宗完成举证、2宗整改中;完成8个公建项目审批;强力推进违建整治,拆除违规建筑4次,拆除面积约1000㎡;联合执法与验收验线协同发力,开展联合执法6次、联合验收13户、联合验线9次;同时,严格违规管理,下达违法建设告知函等文书20份,下发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9次,切实维护自然资源管理秩序。
4.持续加强测绘信息保障。开展自然资源领域地理信息成果涉密数据安全专项自查,对数据存储、使用、传输等环节进行全流程排查,针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建立整改台账,通过完善保密制度、升级加密设备、开展人员培训等措施完成闭环整改,切实保障涉密数据安全。严格依照审批程序,无偿提供基础测绘成果4次。
(五)坚持促改革惠民生,唱好便民利企"一台戏"
1.持续推进登记便民服务。建立企业业务绿色通道,压缩办理流程和时间,采取容缺办、加班办和即时办等方式及时办结,解决企业困难,为项目顺利推进保驾护航。2025年上半年,共办理房地初始登记397笔,转移登记389笔(其中二手房交易123笔),抵押登记362笔、在建工程抵押42笔、抵押注销登记457笔,换证27笔,预告抵押登记15笔,出具各类查档证明1028份,办理查封登记106笔,解查封登记32笔。
2.持续推进确权登记工作。上半年共完成不动产确权5户,不动产权籍调查65宗,集体土地、国有土地权利人及土地性质变更审批26宗,完成我区图斑区划、林草湿管理类型标注和可国土绿化土地标注等工作,并已通过省级审核,目前处在国家级审核阶段。同时开展我区特色自然与人文资源调查试点工作,目前该项工作形成了初步的方案,并向省厅做了专题汇报,报送了该项目的实施方案和技术方案。
3.持续强化矛盾化解能力。扎实推进群众反映突出问题的解决,积极组织行政复议1件,行政应诉1件,民事应诉1件,信息公开2件,信访办结29件,回复"南岳区12345政府服务热线"投诉电话46件,妥善办结省委巡视组交办的 27信访案件,依法稳妥化解行政纠纷。
二、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工作推进存在困难
在土地出让工作中,受政策收紧、市场供大于求等因素影响,土地出让金收入渠道收窄,年初既定任务完成面临较大压力;部分林业生态修复项目因前期设计变更、招投标流程耗时较长等原因,推进进度滞后。
(二)资金保障与管理有待加强
部分生态搬迁、地质灾害治理、耕地恢复、确权调查等项目资金缺口较大,影响工程进度;在新技术及人才方面,存在技术力量薄弱、专业人才短缺等问题。
(三)队伍建设需持续加强
随着自然资源管理工作职能不断拓展,对执法人员和业务人员的专业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目前部分人员在政策法规掌握、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存在不足,队伍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攻坚重点项目,加速任务落地
加快土地出让进度,积极对接市场需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确保土地专项债资金对应土地和遗留问题处置土地尽快释放;加快林业生态修复等滞后项目推进,倒排工期,强化责任落实,确保按时完成年度任务。
(二)拓宽资金渠道,强化科技赋能
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支持,拓宽融资渠道,保障重点项目建设资金需求。加强与科研院校、专业机构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专业人才,推进自然资源管理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提升管理效能。
(三)深化教育培训,健全激励机制
定期组织开展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邀请专家进行政策解读、案例剖析和新技术培训,不断提升干部职工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建立健全考核激励机制,激发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2025 年下半年,我局将以问题为导向,以目标为引领,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创新工作举措,全力以赴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推动自然资源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