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环地质调查主要成果
来源: 发布时间:2012-12-12
湖南省地质调查院自成立以来,共承担长江中游洞庭湖水患区环境地质调查、西南岩溶石山地区(湘西、湘南)地下水资源勘查与生态环境地质调查、湖南省重点岩溶地区地下水与环境地质调查、湘西大龙洞地下河岩溶流域1:5万水文地质综合调查、1:5万重点城市及经济开发区水工环地质综合空间数据库建设(湖南)、1:20万区域水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等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6个。
1、长江中游洞庭湖水患区环境地质调查 全面阐明了洞庭湖水患区第四纪地质、地貌、新构造运动与构造沉降速率、泥沙淤积等特征,查明了水患区洪涝灾害生成的地质背景,对控制江湖演变及洪水灾害的地质作用进行了论证,提出了符合地学规律的防灾减灾对策,为长江中游综合整治规划提供了地质依据。项目获得了院士领衔水利专家和地质专家的好评。成果报告评为优秀,获国土资源部二等奖。
该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取得的骄人成绩影响深远,2004年的《湖南日报》头版头条、《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均对这一成果作了报道。
2、西南岩溶石山地区(湘西、湘南)地下水资源勘查与生态环境地质调查 查清了岩溶大泉、地下河及富水构造的分布和地下水赋存规律,运用地下水系统理论,重新计算和评价了岩溶水资源及有效利用资源潜力,天然补给量254×108m3/a,C+D级可开采资源63×108 m3/a,尚有可有效开发利用资源潜力为 53×108 m3/a,并论证了地下水的开发利用条件。首次通过遥感解译,结合野外验证、典型路线调查,查明了石漠化的分布与成因、影响因素,预测了其演变趋势,从地学角度提出了改善对策,并分析了生态环境变化对岩溶水资源的影响。同时,通过地下水开发示范,为花垣县、新田县的部分严重干旱缺水区24000人解决了生活饮用水问题。建立了地下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地质空间数据库。为我省岩溶石山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石漠化综合整治提供了基础资料。
3、湖南省重点地区岩溶水与环境地质调查 以岩溶流域为单元,查明了干旱缺水和石漠化严重地区的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条件及岩溶地下水资源,编制岩溶流域地下水开发与石漠化综合整治区划,提出流域内岩溶水开发工程方案,建立岩溶流域地下水与地质环境空间数据库,为岩溶水开发与石漠化综合整治提供了科学依据。成果报告评为优秀,获湖南省“十五”重大地质调查成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