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空间载体,合理配置和科学利用国土资源,对稳增长战略实施具有基础性、根本性影响。
今年来,湖南省国土资源厅紧紧围绕湖南省委、省政府实施稳增长重大战略部署,在服务重大项目、促进矿业经济、发展地理信息产业、保障民生工程等方面抓住关键环节综合施策,精准发力,较好发挥了部门职责。近日,湖南省政府督察组一行来到该厅督查稳增长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充分肯定该厅工作。
应保尽保,保出超全国1.8个百分点的GDP增速
(2015年6月25日,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陈肇雄参观湖南省节约集约用地成果展,高度肯定节约集约用地工作。)
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抓好项目建设,就等于牵好了经济发展的“牛鼻子”,走活了稳增长“一盘棋”。国土资源部门保障服务稳增长战略,关键就是确保项目落地。
2015年,湖南突出实施“基础设施升级、新型城镇化提质、融资模式创新”三大行动,重点推进涵盖50个重大工程、1000个重点项目、1万亿元的重点投资的“511”重点投资计划,各类项目用地需求十分强烈。
面对国家下达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与全省项目实际用地指标缺口较大,耕地后备资源减少和占补平衡难度越来越大等导致的用地供应矛盾,2015年2月2日,湖南召开全省国土资源工作会,明确“优先保障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经济增长点,铁路、水利等基础设施,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民生工程和扶贫开发项目用地,对高消耗、高污染的项目,限制或严格禁止土地供应”的“差别化的用地保障政策”,对不同类型用地需求综合施策,精准发力。
走进湖南厅建设用地处办公室,最惹人注目的除了一摞摞堆积如山的用地报批资料,就是铺满墙壁的一张张重点项目用地报批进度表,上面用红、蓝、黑等不同颜色对项目报批进度作了详细标记。在这里,全省各类重点项目用地报批工作进度一览无遗。建设用地处负责人介绍,该厅每年年初都对重点项目用地需求和保障工作进行认真分析和统一部署,对重点建设工程,以项目为单位组织市县召开专门工作部署会,将任务分解到以天计算、以时计算,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
不仅如此,该厅还建立了专门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抽派骨干专门负责重点项目前期工作的对口联络和调度,同时建立了重大项目督查调度机制,定期召开调度会和碰头会,将重点项目用地保障工作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确保了重点项目用地报批高效顺畅。
2015年10月21日,湖南省统计局发布数据,湖南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8.7%,超过全国第三季度GDP增速1.8个百分点。
看得见的数据背后,是国土资源部门保障项目用地的艰辛努力:据统计,1-9月,该厅累计批准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用地25万亩,为全省多条国、省道扩建等重点项目审批用地3.12万亩,各类稳增长项目用地实现应保尽保。
转型升级,转出一片绿色矿业经济新天地
(2015年8月,方先知赴郴州督查安全生产、调研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
湘南郴州,中国有色金属之乡,世界有色金属博物馆。流金淌银的矿山,矿井底下深埋着各种利益和矛盾,无数由“乱”到“治”、再由“治”到“乱”的故事曾经在这里上演。2015年7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绿色矿业发展课题组深入郴州,全面调研这里的绿色矿业经济区建设发展。经过充分调研与讨论分析,调研组认为,“郴州矿业发展经历了从‘乱’到‘治’再到‘绿’的起伏坎坷,并在绿色矿业经济发展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
矿业是工业的血液和粮食。矿业经济是湖南为数不多的千亿产业中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确保全省稳增长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必须促进矿业经济转型升级。
“让最乱的地方变成最好的地方,最不放心的地方变成最放心的地方。”郴州,只是湖南国土资源部门决心打造绿色矿业经济的一个缩影。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仅煤矿矿区整合方面,全省已整合7个,整合关闭煤矿31个,注销煤矿采矿权许可证460多个。
2015年7月,湖南省政府下发《关于继续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的通知》,确定了湘潭市鹤岭锰矿区、祁东乌江大岭铅锌矿区等10个省政府挂牌督办重点整合矿区,并明确全省各市州必须按照整合方案要求,自行确定一批重点整合矿区,且不得少于2个,主要包括小矿影响大矿统一规划开采的矿区,一证多开、大矿小开的矿区,矿业权密集或重叠的矿区,地质环境脆弱的矿区等。
这是湖南近年来继开展整治矿山超深越界、深入整顿与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专项行动以来,深入推进矿产资源开发管理秩序整顿的又一“硬招”。
深入推进矿产资源整合带来更深刻的变化,是矿业开发理念与发展格局的深刻调整。目前,湖南10个重点整合矿区已有8个已完成开发整合方案,全省已有13个市州自行确定了2个以上的重点整合矿区。整合后的矿山,因资源储量有保障,正全力提高采、选、冶水平,降低成本和能耗,坚定不移走绿色矿业经济路子;优势企业因有矿产精深加工等优势,产业集群集聚效应开始发挥,矿山由“黑”到“绿”的华丽转身,让矿产优势正逐渐转化为经济优势。
地理信息+,加出一个千亿级产业宏图
(8月29日,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局长库热西、省常务副省长陈肇雄、厅长方先知观看数字湖南3D视频)
2015年8月29日,位于长沙市天心区的湘煤大厦内人头攒动。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测绘局局长库热西·买合苏提,湖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陈肇雄等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湖南省政府和国内一流地理信息企业的相关领导和负责人,在这里共同见证了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园的诞生,开启了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加速走进规模化、聚集化发展的进程。
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稳增长战略实施提供源源不竭的新动力,是确保稳增长战略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
人类活动的80%与地理位置有关。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预计,到2020年地理信息产业有望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湖南紧抓地理信息+机遇,将其作为国土资源部门实施稳增长战略的重要抓手,竭力打造经济增长新动力。
2014年11月,湖南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建设“地理信息产业强省”目标。
2015年,湖南省国土资源厅明确将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作为全年重点工作,深入推进“数字湖南”基础工程建设,目前,全省14个市州和22个县市区都已启动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基础工程建设,其中12个市州和7个县市区已完成建设。为充分发挥地理信息+优势,该厅着力将地理信息基础工程深度融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建成数字城管系统、人口管理系统、网格社会化管理系统、法人库管理系统等140多个典型应用系统,目前已在长沙、株洲、衡阳、郴州等地得到充分应用。
目前,湖南地理信息产业产值每年保持将近25%以上增速,2014年全省地理信息产业年总产值近120亿元。一个千亿级的新兴产业,正在孕育。
精准扶贫,扶出15万余人受惠的民生大单
(10月28日,厅长方先知带队看望邵阳市隆回县清水村困难村民)
“九龙飞去,又飞回。这里山川,真秀美......”2007年,一首甜美醉人的歌唱邵阳市隆回县的《隆回恋歌》在瑶乡传唱。2015年,这个位于湘中地区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却频频进入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党组的议事日程。一个县的名字反复出现在一个厅党组的议题中,反常之中又有必然。
“精准扶贫是省委省政府实施稳增长惠民生战略的重大部署,必须抓实抓好。”
8月12日,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方先知深入隆回县清水村调研精准扶贫工作,强调“严格落实省委关于实施精准扶贫加快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决议要求,积极探索在全省可复制、可推广的扶贫政策和模式,切实发挥国土资源部门在全力服务全省实施精准扶贫工作上的重要作用。”
9月14日,经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党组研究,《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实施精准扶贫支持隆回经济社会发展的函》正式下发,提出了项目用地保障、耕地建设与保护等七个方面精准扶贫支持隆回发展的意见,明确“十三五”期间,每年安排专项扶贫用地计划300亩,2020年前优先安排隆回173所中小学校和2-4处人口聚集区的地质灾害补充调查和勘查,对50处地灾隐患点进行工程治理,支持1200户左右受灾害威胁居民分批避让搬迁。
10月28日,方先知再次率领厅领导、厅机关各处室主要负责人、厅直属各单位班子成员50余人到荷香桥镇清水村开展“一进二访”走访活动,走访清水村84户贫困户,送去慰问金50400元,并对贫困户致贫原因进行了仔细地询问、分类,为实现精准扶贫奠定基础。明确该村98户贫困家庭都将由厅领导、机关各处室和直属单位一对一帮扶,唱响了新时期的国土资源“隆回恋歌”。
稳增长、惠民生,重点是结合部门工作实际,突出“精准”,综合施策。今年来,湖南省国土资源厅还将各项业务工作深度融入稳增长惠民生大局,重点抓好地质灾害防治、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中小学校、敬老院、幼儿园建设等“热点民生”、“安全民生”。据统计,1-9月,该厅共批准农村中小学校、公办幼儿园、农村敬老院等建设项目57宗、2235.5亩,成功避让地质灾害153起,紧急转移4340人,避免人员伤亡1797人。通过实施地质灾害搬迁避让、灾害治理和应急处置等,有效保护了约15万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简政放权,放出改革发展新动力
(2015年5月,方先知厅长到浏阳调研宅基地制度改革、不动产统一登记等工作)
如何充分激活市场活力,激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是稳增长战略设计时的重要指标。湖南省国土资源厅以等不得、等不起的紧迫感加快推进国土资源领域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提升效能,为稳增长战略实施提供了更加高效的保障和服务。
2015年9月,湖南省国土资源厅推进省直管县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出台。浏阳市、茶陵县等13个县市成为湖南国土资源省直管县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县(市)。《方案》按照能下放尽量下放的原则,明确原下放市州国土资源局的管理权限和本由市州国土资源局行使的管理权限,省厅不上收,并具体赋予了规划直接管理、计划直接下达、项目直接申报、资金直接下达、权限直接下放、证照直接发放、信息直接获取 七大管理权限。
“省国土资源厅改革力度之大、程度之深,真是业界良心。”《方案》一经公布,湖南一省内主流媒体记者如是评价。
“对比其他部门的省直管县方案,国土资源厅的不仅下放权限多,而且个个都是真金白银。”该记者说。
“国土资源部门权利集中,土地审批效率不高。”“地质矿产中介服务不规范。”
“市场的归市场、政府的归政府。”针对社会各界普遍反映的热点问题,2015年,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对可以由市场主体、行业组织自主调节的审批事项,坚决取消审批。先后取消了矿泉水注册登记。土地估价师资格、矿业权评估师等近10项审批事项。
为进一步提升行政审批效能,该厅又将临时用地许可、临时占用基本农田许可、省直管土地登记、省发改委立项以外的项目的用地预审、地热采矿许可等一批审批项目委托下放给市州国土资源局实施。制定出台《地质矿产中介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将中介服务纳入法治轨道,实行中介服务清单管理,全面激发市场活力。
5年一个节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站在“十三五”规划的历史节点回望湖南国土资源工作,才刚刚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