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部门、街道信息公开目录 > 乡镇、街道 > 寿岳乡 > 计划总结

拜殿乡“十三五”规划

发布时间:2015-06-04 14:14:00 作者: 来源:WWW.NANYUE.GOV.CN

拜殿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十三五”规划纲要

 

“十三五”期间,将是拜殿乡全面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加快城镇化进程、建设美丽和谐拜殿的关键时期。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是实现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要规划。制订好十三个五年规划,对于发展生态经济、建设旅游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规划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坚持科学发展,立足地方实际、顺应时代、凝聚群众意愿,明确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指导思想和总体部署,是拜殿乡上下在“十三五”期间的行动纲领。

 

一、“十二五”回顾

(一)“十二五”期间的主要成绩

十二五期间,拜殿乡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乡人民开创了全乡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并根据我乡实际情况,突出“保护立乡、服务强权、文化兴村、旅游富农”这一主线,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全面推进方广寺景区开发和建设,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自身队伍建设,切实优化发展环境,不断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公信力。

1、乡域经济较快发展

    乡村经济取得了较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村级运行逐步呈现良好态势。

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全乡坚持以农业产业化为基础,以旅游资源为依托大力发展旅游观光农业,实现了农村经济的稳步快速发展。对原有油茶进行了养护和管理,拜殿村新建了30亩蔬菜基地。大力扶持贵妃鸡、竹鼠等特色养殖。

    产业结构有新调整乡政府积极引导村民发展农业观光旅游休闲。形成了以贤达山庄、方广人家等星级休闲度假山庄为龙头的农家乐协会组织,目前上规模的农家乐已有40余家,就地转移劳动力500余人,有效地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

2、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通过成功实施通村道路硬化工程、安全饮水工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工程项目,整合资金,致力于、村面貌改变和基础设施改善。到2014年完成全3个村15公里通村公路硬化、5000米水渠新修和8000米的水渠维修,完成山坪塘清淤维修7口

拜殿和龙潭的农村电网改造全面完成。全面推广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受益群众达200户。移动信号做到全覆盖,电信网络逐步推广。各村小学得到全面维修,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乡综合文化站全面建成,各村新建文化广场3个,新增农家书屋3个。

3、美化乡村成效显著

努力打造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完成乡村村道绿化20公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全乡安排专职村级保洁员共8名。拜殿村和龙潭村大部分都实行保洁公司集中清运,村容村貌有了明显改观。

4、项目建设重大突破。

    促使各方投入八千万元,基本完成了核心区域的方广寺、二贤祠、十方紫盖寺的维修改造,并顺利完成森林防火快速通道、停车场、管线入地、路面油化和防护工程,全面提升了景区接待和管理水平。项目得到了市、区领导高度重视,市委书记李亿龙、市委常委罗东海、邓柯,副市长张贺文等领导亲临现场专题调研,充分肯定了我们的成绩。方广古寺重新焕发勃勃生机,全年旅游人数达到了8万人。

5、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民生工程建设方面,按时足额发放各类涉农资金累计超过500万元,各培训类项目全部完成。完成近60户危房改造任务,完成3个村的饮水工程,解决全乡人民生活用水。新农合、新农保、政策性农业保险、治安保险等工作均按时完成任务。五保供养,民政优抚扎实开展,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

计生工作的群众满意度逐步提高,实现了升类进位的目标。教育教学水平明显提高、硬件设施进一步完善,卫生、文化、供电、通讯等各行业、各部门积极服务群众、服务地方建设和发展,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全面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及平安建设,优化社会环境和旅游环境,扎实开展了信访维稳工作,进一步完善了安全生产、防汛工作责任机制。

(二)“十二五”末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

1、经济总量小,产业发展规模小。产业较为单一,第三产业没有形成气候,抗击市场风险能力低。

2、基础设施依然有待完善,特别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相关配套设施欠缺,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仍需加大。

3、生态环境及资源保护还需不断加大,旅游环境亟需整饬优化。

4、劳动力素质仍待提高。

“十二五”末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是我们在“十三五”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只有予以正视克服,抢抓机遇,加快建设,才能实现“十三五”的发展目标,完成发展任务。

    

二、“十三五”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以方广寺景区建设为契机,大力推进秀美乡村建设、公路交通建设、水利设施建设;做大做强以休闲旅游为龙头的旅游业;发展特色种、养殖业,加大生态产业建设;使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人民素质有较大提高,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居住、教育、交通、教育、文化、卫生和环境等方面条件均有较大改善,农村面貌明显改观,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千分之五以下,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十三五”时期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主要举措

一、发展休闲观光旅游

以南岳衡山旅游为依托,利用我乡独特的自然条件和区域优势,大力发展休闲度假观光旅游业。加快推进方广寺大景区建设项目,方广寺景区规划编制完成后,争取尽快启动建设,逐步形成休闲避暑与农业观光相结合的特色旅游。围绕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深入挖掘宗教、祭祀、民俗、文化内涵,抓好天台寺、方广寺、二贤祠、黑沙潭等景点建设。围绕提升旅游管理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旅游配套设施。

二、发展生态农业

积极引导各类农业经合组织,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因地制宜,以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方式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巩固好油茶基地建设,着力打造绿色无公害蔬菜基地支持畜牧和家禽养殖,形成养殖规模。结合旅游观光,发展特色养殖业。

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重点抓好方广寺重点项目建设,支持和推进方广景区项目建设。加快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和服务功能。全面推进潭衡西高速东湖出口至我乡公路建设,对乡内现有公路进行提质改造,进一步优化内外交通环境。

强化资源保护,发展生态林业

严格执行《南岳衡山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妥善处理好严格依法保护与合理有序开发的关系。严格村民建房批程序,完善机制,做好个人建房规范管理,解决群众的合理建房需求。进一步加强对自然资源、人文景观的综合保护。强化齐抓共管和日常巡查,把各类破坏行为控制在萌芽状态。继续抓好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古树名木保护、森林景观格局优化、退耕还林、原始次生林保护等工作,严厉打击乱砍滥伐、乱挖滥建等违法违规行为。严格规范景区村民建房和“农家乐”管理。

五、推进秀美乡村建设

积极整合资金和项目,结合福海旅投公司的景区建设,组织开展秀美乡村建设,提高群众素质、促进风文明,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按亮化、绿化、化的要求,进一步发展各村的道路交通、农林水电以及居家生活设施建设积极做好农村环境整治,由内而外改变农村面貌。

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实施好2015年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争取农业发展项目实施,开展各村河道的综合治理。继续做好小农水补助项目,改造塘、堰、渠,保证农业灌溉,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进一步优化内外交通环境。加强乡村公路建设,改变农村交通面貌。全面完成村级活动场所、为民服务大厅、村级卫生室和村文化活动室、农民书屋建设。通过扩大有线电视传输系统建设,实现全镇电视收视的全覆盖。

七、实现社会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进一步调整优化教育布局和结构,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改善教育教学硬件设施,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关爱留守儿童。抓好学前教育。

加强农民素质教育和劳动技能培训,大力开展农民素质培训、劳动力就业培训。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有效保护好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加快农村卫生室建设,巩固农村医疗体制改革成果,实施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加强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城乡贫困人口的社会保障水平。努力建成一村一敬老院,实现五保集中供养率100%。城乡医疗救助实现全覆盖。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加强社会福利体系建设。

加强城景乡规划建设,加强土地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对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

不断完善计划生育工作服务体系,进一步提高计划生育工作水平。深入开展法制宣传和法律服务,建立健全信访维稳工作网络,维护广大公民合法权益,保障社会稳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