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如火如荼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全国各地涌现出一大批先进人物,在我们街道,也有这样一位党员,他没有豪言壮语,却以恪尽职守的态度,感染着身边的人,成为大家心目中的榜样;他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却以乐于奉献的精神,蠃得了广泛的赞誉,他就是祝融街道祝圣社区原党总支书记陈日辉。 。
守初心,永葆激情干事业。
今年63岁的陈日辉,个子不高、话不多,但很精干,曾担任过多届区人大代表和社区主干。他虽然从社区书记的岗位上退下来了,但却在思想上、政治上退而不休,守得住初心。2017年古镇提质改造提上了区委区政府为民办实事的议事日程。该项目涉及107户居民,而祝圣社区占五分之四以上。项目启动前,指挥部考虑到项目工作量大、牵涉范围广、矛盾问题多而请他帮忙时,他二话不说披挂上阵。在项目指挥部的统一部署下,他发挥长期与居民群众打交道,人熟地熟的优势,挨家挨户上门宣传政策,收集数据、掌握实情,为项目的顺利启动打下了良好基础。项目推进中,各类矛盾如涌泉喷发,陈书记从容“迎战”。两年多来,他本人主持或参与的矛盾协调,大大小小三百余起,几乎每两到三天就要调解一起矛盾,处理一个问题,有时是一天好几起。陈书记认识到做群众工作必须趁热打铁,因此不分节假日、白天黑夜,总看到他提个工作袋,东家进西家出。陈书记作为一名老社区干部,除了在群众中有威望和在协调处理群众矛盾纠纷上经验丰富外,更有一种钉“钉子”精神。当地群众对他十分的佩服。跃进坝39号黄卫华与东街52号申志龙为邻居。在房屋改建前和改建后,因为房屋存在界址不清和新建房屋高度的问题两家发生10余次纠纷,矛盾激烈时甚至出动了110。每次发生矛盾,陈书记都挺身而出,主动作为。“冤家宜解不宜结”,在陈书记的不懈努力下,今年上半年,双方终于平心静气坐下来谈,并在司法调解书上签字认可,陈书记悬着两年的心这才落下来。古镇改造中,安全生产是头等大事。南街132号旷志奇家房屋是1988年建成的。因为旷志奇是购买别人家的房屋,自己常住在衡东甘溪镇。其家也纳入古镇改造计划。去年下半年,突遇暴雨,陈书记恰好在夜间排查施工安全隐患,他马上想到旷志奇家刚刚拆完的屋面,于是他赶紧一边电话向指挥部报告,一边组织人员排险。他带头冒雨组织疏通管道,清除屋内积水,用薄膜覆盖屋面......忙到半夜,毫无怨言。正是他对这份“初心”执着和坚守,古镇提质改造工程才得以“零事故”并顺利地推进。在此期间,陈书记的姐姐陈月香的房屋也纳入了本次提质改造。在陈月香房屋改建中,陈书记从不为姐姐开绿灯,不为姐姐说情打招呼,始终做到了公事公办,一身正气。
担使命、乐于奉献为群众。
陈日辉虽然从社区工作中退了下来,但他仍然担任着南街支部委员、党小组组长和社区老年协会会长等职务,满腔热情为社区建设和服务居民发挥“余热”。他带领所在党小组的党员,严格贯彻落实上级党组织的各项工作要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开展扫黑除恶和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在他率先垂范下,党小组成为社区党总支党建的标杆。除此之外,陈书记还是敢啃“硬骨头”。今年的创国卫是街道工作的“头碗菜”。他克服困难、迎难而上。“万事开头难”。在创卫之初,他所居住的和平巷个别居民对创卫工作认识还不到位、不理解,认为环境整治只是走走形式,雨到地皮湿。陈书记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主动入户做宣传和教育工作,告诉他们创卫不仅能美化人居环境,更能增加南岳“文明奥区”的含金量。针对老农贸市场以及和平巷脏乱差的顽疾,陈书记更是以身作则,动员儿子把自家鱼摊挪到人流量较少的地方,这样一来自家损失10多万元。为此,妻子埋怨他、旁人笑他傻,他笑着说,共产党员就要不怕吃亏,以身示范才行!他还身体力行参加和平巷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行动近10起。经过近3个多月的苦口婆心的教育引导和亲力亲为的实干,和平巷的环境卫生焕然一新,农贸市场经营环境也有了明显改善,很多居民说:“多少年了,没见过农贸市场和和平巷这么整齐干净过”。身为祝圣社区老年协会会长,陈书记还顺应时代的发展,推动社区文化建设。2019年上半年,组织50余名老年人参加“祝圣社区2019年新春舞龙活动”,让居民群众看到了一抹绚丽“夕阳红”;下半年的“九九重阳节”,陈书记又不辞辛劳,筹集活动经费近9万元,开设了老年宴60余桌,得到社区老年人的交口称赞。
一路走来,老书记陈日辉用忠诚和担当塑造了一个在平凡的岗位中牢记使命、甘于奉献的共产党员高大形象,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他的誓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三审人员:曹文球 旷文军 王艺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