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部门、街道信息公开目录 > 政府部门信息公开目录 > 财政局 > 工作信息

南岳区以放管服为抓手,以扶贫资金为切入点,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发布时间:2019-11-15 14:38:00 作者:谭小华 来源:南岳区财政局

“以前扶贫资金审批环节太过复杂,现在南岳区出台新政策,简化扶贫基础设施建设审批环节,扶贫项目落地快多了,资金使用效率大大提高了,为民服务的意识增强了,党员作风建设进一步好转了”,这是南岳区寿岳乡石山村主任尹清明同志发自内心的感慨。

南岳区在主题教育活动中开通群众举报信箱,在群众数十封来信中找出党风廉政建设的短板,认为群众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是作风建设问题。该区从审批程序仍较复杂、办事效率不高的问题入手,以扶贫资金为切入点,加快放管服的步伐,多措并举,出台了《关于加快扶贫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实施的通知》,开出了“五剂联方”,实现了扶贫机制“腾挪大转身”,大大提高了扶贫资金使用效率。

一是抓大放小,实行审批手续“大松绑”。对于单项在100万元以上的项目,原则上只能由行业主管部门按政府采购、招投标、政府投资评审流程实施。而对于村组实施的单项在100万元以下的项目,实行一统筹(区扶贫办统筹项目入库、前期准备、确定预算)、两监督(乡镇党委政府及贫困户代表监督和行业主管部门监督)、三制度(项目实施主体责任制、施工队伍准入制、工程项目公示制),由村组按照《关于推广小型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四自两会三公开”建管模式的指导意见》自行组织实施。村组自行组织实施有困难的以及总额度30万元以上的项目,可按照“就地就近从优”原则定三家及以上备选施工队伍,召开项目议事会议确定施工队伍,将吸纳贫困户参工参运作为施工队伍选择的主要前置条件之一。不再严格要求村组按政府采购、预结算评审流程组织实施。

二是付款进度“大松绑”。30万元以下的项目由村组自行结算把关,项目拨款实行包干或预算上限控制;30万元以上需要财政投资评审结算的项目,在评审结论未出具前付款进度控制在85%以内。

三是“个别松绑”变为“部门整体松绑”。2018年开始对所有扶贫基础设施项目不再实行审计终审。2019年起实行开工前多部门联合审批,对项目用地、林地手续不齐全的,可先行用地,边开工边补办手续。本着特事特办、能减则减的原则,取消矿产压覆矿审批、文物勘查、水土保持等风险评估。对不在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的项目改为编制环境影响登记表,从而提高办事效率。

四是创新评审方式。在项目开工前,区扶贫办组织乡镇、财政部门、行业主管部门现场查勘,由评审工程师参与定额测算,提出项目预算控制数,项目实施主体可以实行总价包干,财政局评审工程师参与各有关部门严格验收。建立限时办结制,提高评审效率。30万元以上的项目按规定送审,财政投资评审中心承诺5个工作日限时办结。

五是试行以奖代补。明确不以扶贫资金为主导的基础设施及产业配套设施,可实行以奖代补形式,奖补总额不高于项目当年实际投入的三分之一。

有了以上措施,该区扶贫资金使用机制就“活”了,资金使用效率大大提高了。2019年南岳区用于产业扶贫达到1256万元、基础设施达到580万元。该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发展迅速,打造了一批有亮点的土特产商店、特色民宿、特色餐饮等扶贫项目,2019年产业分红人均1323元,创设公益性82个,年均劳务收入 9600元。该区以放管服为抓手、以扶贫工作简政放权为切入点、以点带面进行辐射的措施,大大推进了党风廉政建设的进一步好转和群众满意度的提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