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好养猪这本经 当好致富带头人
发布时间:2017-04-21 15:32:00
作者:
来源:
家住南岳镇红星村毛屋组的养猪大户唐金华经过20多年的拼搏,成为了全区养殖大户和致富能手。今年53岁的唐金华,有一种敢干、敢试的创业精神,他凭借赊来的30头仔猪起家,不仅走出了一条致富路,还带出了一个远近闻名的养猪富裕村。目前,他的养猪场有猪舍94间,存栏能繁母猪163头,种公猪5头,年出栏育肥猪2235头,年收入达25万元以上。
苦心钻研养猪技术。1990年,唐金华毅然投资自己并不十分熟悉的养殖行业,刚开始是养猪,后来发展为商品猪与种猪结合,办起了种猪场,一干就是二十年,经历了市场风浪的考验。1998年至1999年,市场猪肉价格低迷,唐金华养猪既缺资金,又缺技术。没有钱,亲朋好友到处借,不懂技术,拜他人为师,拜书本为师,在实践中摸索,通过不懈地努力,终于走出了市场低谷,迎来了自己事业的高峰。为了提高养殖技术,他先后多次到外地观摩、考察,学习先进的养殖新技术,并购买了大量的养猪专业技术书,学着用玉米、麸皮、黄豆等自己配制不加任何添加剂的优质混合饲料,精心喂养。“养猪除了要优化品种、降低成本、防疫是关键。”为做好猪的疫病防治工作,多年来,唐金华一边请教畜牧水产局的技术人员,一边自学,发现猪有异常,就照书本上介绍的症状去观察、治疗,逐步摸清了猪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并学会了给猪开药、打针,成了有名的养猪土专家。同时,唐金华还根据猪的大小,严格防疫程序,保持圈舍卫生清洁,定期对圈舍进行清理、消毒,因此,他养的仔猪患病率低,成活率高。2000年后,他更是一门心思钻进自己的猪场里,有时碰到母猪夜里产仔,经常守候在产房一直到天亮,24小时照顾母猪。就凭着他这种埋头若干、刻苦钻研的精神,唐金华不仅练就了一手养猪好技术,还掌握了许多管理知识。为了改善环境,2004年他建起了沼气池,实行猪沼菜立体生态养殖模式,走上了健康养殖的道路。
致富不忘乡亲。虽然唐金华是一个普通农民,但他时刻不忘自己身上的责任,自己养猪富了,不能忘记那些还在致富路上奔走的老百姓。十多年来,他把自己所掌握养猪本领手把手地教给许多养猪户,指导帮助他们选购种猪,制定饲料配方,规范疫病防治技术,准确把握市场行情。全村及周边村经过他帮扶的养猪户达200多户,养猪最多的一户达800多头,效益最好的农户一年可盈利10万元以上,户均盈利在5万元。他不仅帮助乡邻致富,而且还热心公益事业。为了修好通村水泥路,他不仅投工投劳,还带头捐赠资金3000元用于通村公路建设。
“干事业要有恒心、决心,更要有信心。”这是唐金华口头上经常说的一句话,他养猪走过了一条坎坷不平的创业之路,他是一名成功者,不仅自己养猪致富,而更重要的是带动周边的乡亲共同致富,也带动了养殖业的迅猛发展,他的成功也赢得了许多人的尊重。唐金华二十多年的养猪之路证明:坚定的毅力、艰苦奋斗的精神是成就事业的基础,干一行爱一行是成就事业的根本保证。谋划未来,唐金华信心满怀,计划再引进良种母猪40头,力争年出栏生猪突破3000头。
几年来,唐金华先后被评为“规模养殖十强户”、 “养殖防疫工作示范户”、“市劳动模范”及“衡阳市科技推广示范户”等多项荣誉称号,并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