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部门、街道信息公开目录 > 政府部门信息公开目录 > 农业农村局 > 工作信息

多管齐下 备战早稻生产

发布时间:2015-03-30 13:43:00 作者: 来源:WWW.NANYUE.GOV.CN

 2015年全区计划早稻面积1.5万亩,2014年持平,早稻集中育秧面积650亩,与去年持平,其中湿润水育秧30亩,软盘育秧280亩,机插秧20亩。目前共落实大田早稻面积0.92万亩。

    一、早稻集中育秧生产工作突出了“3个”早

一是宣传发动、部署动员早;区农业局局长陈铁清、主管农业的总农艺师旷湘平同志以及南岳镇主管农业的副镇长陈向华带领农业局和南岳镇农技站农业技术人员共7人,分别在年前腊月22日和今年正月初13日,深入新农村太平示范片的水帘村、枫木桥村、以及107国道沿线和高速公路两旁的谭家桥村、红星村、烧田村等村走防调查,宣传发动,具体落实早稻生产和集中育秧,动员种粮大户和专业合作社准备犁田机5台、肥料、机插盘、麻育秧膜、营养土等农用物资,检测和维修大、小型翻耕机、播种机、插秧机、收割机等各种农业机械,经过村委会和公安有关单位的审核审批搞好汽油、柴油的储备;于312号与区农机局联合举办了插秧机机械操作和机插秧培育以及早稻集中育秧培训班,落实了“一点两人”(行政人员、农技人员)共20人;现已向政府递交了经费报告和《2015年南岳区早稻生产技术意见》和《2015年南岳区早稻集中育秧实施方案》;二是农用物资准备调度早。区政府采购中心委托区农业局于3月初开始着手与亚华种业和隆平高科衔接,调运早稻种子近2000公斤、催芽器4台、抛秧盘7万片、壮秧剂60件和旱育保姆20件,支付农用物资资金达20万多元;另农业局农业股和执法大队组织相关人员于2月底深入各农资经营门店督促调运各种粮食生产种子5万公斤,化肥200吨,农药5吨;三是浸种催芽、翻耕播种早。今年最早一批于321号浸种,22号播种,分别比往年提早2天、3天。配合晚稻高产品种,达到早、晚稻双丰收,打消农民种了早稻、影响晚稻的顾虑,充分调动农民种植早、晚双季稻的积极性。

二、早稻集中育秧生产工作力度大、措施新

1、成立主管农业副区长黄顺发任组长的水稻集中育秧工作领导小组,落实县级领导包乡镇、乡镇干部包村制度,全力做好集中育秧工作。

2、成立农业局局长陈铁清任组长的水稻集中育秧技术指导组,科学筛选当地水稻主导品种,实行科学布局,做到一片一种,在全区适宜种植双季稻区的14个村落实早稻集中育秧面积(大田)0.92万亩。

3、我们农业局技术干部共8人组成了4个技术小组,分别负责4个早稻集中育秧点的浸种选种、翻耕播种、大田移栽以及早稻大田生产管理工作,集中人力、物力,在南岳镇的水帘村、枫木桥村、谭家桥、烧田村4个村进行早稻机插秧、软盘抛秧、湿润育秧等多种形式的集中育秧,大力推广“旱育保姆”拌种育秧新技术,往年都是从省直接调已经催好芽的早稻种子,我们只负责组织翻耕播种,今年我们采用“旱育保姆”拌种育秧新技术拌种育秧不需催芽,可显著提高秧苗出苗率、成秧率,增加秧苗分蘖数,培育壮秧,为水稻高产打下良好基础。但我们从没有使用过,也没有参加过任何培训,既是挑战,又是严峻考验,责任重大,早稻集中育秧成败全在此一举,不敢丝毫怠慢,我们一是向省、市业务主管部门以及周边试用过“旱育保姆”拌种育秧的兄弟单位详细请教和认真阅读说明、反复推敲琢磨,不同的育秧方式使用不同的用量;二是在浸种拌种期间,我们全部分组在集中育秧点蹲守,严格把关,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目前进行早稻浸种育秧的已全部顺利过关,为今年的早稻集中育秧和大田生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分别进行了株两优15、株两优819两个早稻杂交新品种示范推广,并向全区广大农民群众发放了《水稻新品种介绍—株两优15》和《株两优819栽培技术要点2个早稻新品种的栽培技术资料共计1300多份。

四、存在问题:一是国家搞建设修路等,农田面积越来越少,发展早、晚稻和其它农作物生产难度越来越大;二是据我们最近下队走访调查农资经营网点和农民,尿素和复合肥价格比去年略有上涨,农民购买力下降,农资经营网点库存和销售比去年同期都下降,本人建议能转型的尽量改行,能继续做大做强的尽快集中人力、物力整合资源,适合种粮大户和专业合作社进行大面积生产所需的大批量的种子、化肥、农药的供应,适应新的农资市场需求。同时能否敬请上级财政部门对准备转型的和继续坚持的农资经营网点给予资金和优惠政策扶持。

 

 

     

 

           供稿人:南岳区农业局 —阳冬秀     

      2015 年3 月3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