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日,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了《衡阳市三江六岸滨水区域规划条例》《衡阳市爱国卫生条例》,报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后实施。
自2015年12月首次获得立法权以来,市人大常委会共出台了五部地方性法规,开启了我市法治建设的快捷键,为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和最美地级市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019年7月16日,下着毛毛细雨,走在干净、整洁的南岳盘山公路上,来自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人大法制委的同志说:“这次来衡阳学习,发现南岳变化很大。南岳的同志告诉我说,市人大常委会的法规起到了重要作用。”
他说的法规,就是《衡阳市南岳区综合管理条例》。这是我市取得立法权后制定的第一部法规。它的诞生颇有故事。
一开始,关于制定该法规的必要性引起了大家的激烈争论。
在2016年元月召开的市十四届人大六次会议期间,南岳区代表团提出了立法议案,强烈要求市人大常委会制定《衡阳市南岳区综合管理条例》。
由于省人大常委会在2005年制定了《湖南省南岳衡山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有的同志认为,没有必要急于制定《衡阳市南岳区综合管理条例》。
究竟有没有必要?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组织立法专家深入南岳区调查研究。
经过反复论证,大家达成了共识:南岳的旅游发展遇到了一些新问题,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发展全域旅游,必须有新的法规来保障。两个条例制定的时间、背景不一样,法规的范围、内容、重点不一样,制定新的条例很有必要。
条例起草阶段也是一波三折。最初的条例文本有56条,满满的30页。在送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指导时,他们的意见是:地方立法不能面面俱到,要以问题为导向,简单明了,有几条就写几条。
据此,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指导该条例起草组对这个文本进行大幅度的删减。最终确定了30条的正式稿,向社会各界征集意见。
就这样,经过多方努力,我市首部地方性法规于2016年12月顺利出台了。
省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时,有委员评价说:“衡阳制定的这部法规,以问题为导向,不重复上位法,操作性强,值得借鉴”。
2018年,市人大常委会对这个条例进行执法检查时,南岳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局长何小平说:“过去,城管执法束手束脚,现在有法可依,执法理直气壮了。这个法规帮助我们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
在南岳做生意多年的谢光娥,亲身见证了这两年南岳的变化。她说:“这个《条例》接地气,切合南岳的实际,体现了老百姓的意愿”。
截至2018年底,南岳区城管执法局依据该条例共办理行政处罚案件419起。
环保立法,七月半烧纸钱的很少了
家住湘江边的市民周先生是一位健康达人,每天早晚习惯在湘江河畔慢跑,往年七月半,他都会被江边烧纸钱、放鞭炮产生的滚滚浓烟熏得胸闷气紧,十分难受。
从2018年七月半开始,他再没有这种感觉了。这两年的七月半,我市城区大街小巷、湘江河边烧纸钱和放鞭炮的现象基本消失了,整个城区的空气清爽多了。
他知道,这种改变,应归功于一部地方性法规——《衡阳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七月半烧纸钱、放鞭炮是衡阳流传已久的习俗。由过去只烧几片,发展到后来大把大把地烧,既污染了空气,又损坏了路面。
为彻底根治传统陋习,还市民一个好的城市环境,2017年市人大常委会决定制定《衡阳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在条例文本起草阶段,关于七月半要不要禁止烧纸钱的内容,成了大家争论的焦点。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时,意见分歧较大。
有的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传统习俗应该得到尊重,完全禁止难度大,与其禁不了,还不如不涉及。
有的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在环保越来越严的时代背景下,衡阳要建设最美地级市,应该顺势而为,要有壮士断腕、革弊鼎新的勇气,彻底根除这种陋习。
也有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了分步实施的折中办法。
经过激烈、充分、深入的讨论,最终达成了共识,《条例》旗帜鲜明地作出了禁止性规定。
该条例自2018年3月1日起施行。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通过印发法规单行本、制作卡通资料、发放《文明祭祀倡仪书》、发送手机短信等形式,广泛宣传。同时严格执法,严肃查处,七月半烧纸钱的行为终于得到了有效控制,获得市民和媒体好评。
规划立法,三江六岸有了守护神
衡阳是三道水口锁大江的山水城市。湘江、蒸水、耒水在城区汇合成湘江北去的独特风景。三江气势磅礴,六岸风光旖旎。
过去,由于城市定位不高,“三江六岸”滨水区域规划和建设标准不高,效果不佳,严重影响了城市品位。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郑建新提出,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把衡阳建设成最美地级市,必须规划好、建设好“三江六岸”滨水区域。市人大常委会要加紧制定一部地方性法规,确保“三江六岸”的规划和建设有法可依。
从今年初开始,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就着手《三江六岸滨水区域规划条例》的起草工作。
该条例是创制性立法,没有可供参考学习的范本,立法的难度非常大。
起草阶段,围绕条例的适用范围、风光带控制线划定标准、既有项目处理等问题,起草组的同志边调研、边定框架、边修改完善,不回避问题,迎着问题分析,聚焦问题修改,不断完善条例文本。
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根据审议意见,进行数十次的修改,精益求精,不断完善,终于在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获得高票通过。
该条例文本虽然只有19条,但条条都是干货。
条例最突出的亮点,是划定了“两条线”,即:按湘江控制宽度不少于150米,蒸水、耒水控制宽度不少于100米的标准确定风光带控制线。确定“两个区域”,即:风光带控制区和建设控制区,并对两个区域的规划和建设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近日,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的立法专家来我市考察指导立法工作时说:“你们选择这个立法项目,选得准,有特色。这个条例如果全部得到落实,将会对衡阳建设最美地级市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