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区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省、市有关文件精神,按照建设“文化南岳”的战略部署,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文化活动开展和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我区公共文化工作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区基本情况
我区有人口约6.5万,辖一乡(三片)一镇一街道。近几年来,建成的乡镇文化站有4个;建成的农家书屋有27个;区文化馆1个,正在申报三级馆;区图书馆1个,已达三级;今年新建区美术馆1个、版画馆1个。
二、工作总结
(一)文化事业不断繁荣
近年来,我区文化活动空前活跃,2012年成功举办了“喜迎十八大·欢歌颂雁城”群众文艺团体大赛。2013年成功举办了参加“欢乐潇湘”大型群众文艺会演暨“和风衡州”第三届群众文化艺术节活动,选送的节目在市里总决赛中获得了一个特等奖,两个二等奖的好成绩。2014年成功举办了“欢乐潇湘·美丽幸福南岳”大型群众文艺会演,编创大型舞蹈《南岳山歌风情》分别参加了衡阳市“欢乐潇湘·和风衡州”大型群众文艺会演和在湖南大剧院举办的“欢乐潇湘”全省大型群众文艺会演,获得全市一等奖;举办了2014年“欢乐潇湘·幸福南岳”广场舞大赛,选送了具有南岳特色的广场舞《菩萨面前许个愿》到市里参赛;2015年成功举办了春节文化系列惠民活动、太极拳推广活动、“送戏下乡·文化惠民”活动,受到了群众的热烈称赞。2016年成功举办了“金猴迎春·福满南山”暨2016年南岳元宵庙会文化旅游系列活动,其中,“免费送春联”、“免费看电影”、“送压岁书”、“猜灯谜”等惠民活动,深受老百姓的喜爱。
(二)文艺精品取得新成绩
近年来,我区有许多的优秀作品在国家、省、市进行了演出或展览,我区选送的祭祀舞歌《五岳祭·祭茶大典》作为压轴节目参加了全市欢乐潇湘的总决赛。原创歌曲《仙山谣》荣获2016年衡阳市庆祝建党95周年“红旗颂”群众大型合唱比赛的三等奖。组织举办参与了“美丽幸福南岳”摄影征稿大赛和展览活动、“衡岳情·中国梦”南岳版画迎新春作品展、中老年书画作品展览、南岳摄影作品展、版画创作回顾展、“寿岳情·中国梦”南岳衡山衡东三地美术书法作品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美术作品展览、“欢乐潇湘”群众美术书法摄影大赛、湖南艺术节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等。推荐本土工艺美术大师张建华的作品《唯有南岳独如飞》参加2014年国家工艺美术博览会暨世界木雕艺术节的展览,并喜获铜奖。
(三)文化服务功能得到提升
1、两馆免费开放全部实行到位。自2011年开始,区图书馆、文化馆相继对公众免费开放。区文化馆今年完成了提质改造,坚持公益性原则,免费举办了“老年书画培训班”、“诗词楹联培训班”等文艺培训,推出“春节文化惠民”“太极拳培训”等公益性文化活动,深受好评;区图书馆不断购进新书,外借图书实现电子化管理,不断完善文化信息共享工程。今年上半年购书约3千册,全年新办借阅证约300个,外借室和阅览室借阅约2.5万人次,书刊流通率达75℅。
2、广电事业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今年,在全区各乡镇全面推开“村村响”和“户户通”两项惠民工程。目前,“户户通”全部完成上级下达任务,村村响工程也将在年底全面完成。同时加强了对山洪地质灾害预警广播的巡查维护工作。
3、广场、农村电影放映工作认真开展。今年,电影公司开展送电影下乡活动200余场,为广大农民送去了精神粮食。
(四)文化研究取得新成效
1、非遗传承力度加大。2016年完成了省级非遗项目—南岳朝圣歌舞表演团体质升级重组工作;2015年完成了《南岳佛菜》为省级非遗项目的资料申报和《南岳纸龙舞》为市级非遗项目资料申报;2014年申报的《南岳腐乳》获衡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席会议专家评审通过,成为我区第七个市级非遗保护项目,圆满完成了省级非遗项目《南岳庙会》十三五保护规划的编写,并承办了衡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训班;2013年成功申报了“南岳斋席”、“南岳道乐”、“南岳祭茶大典”等3个市级项目和“南岳腐乳”、“南岳佛乐”、“南岳车木”等6个区级项目。
2、文化研究取得进展。近年来,我局对邺侯书院文化内涵进行了深入挖掘,撰写了《邺侯书院旅游开发策划方案》;深入研究了二贤祠的文化,撰写了二贤祠祭祀活动方案;召集南岳文艺界人士开展座谈,启动了南岳文化系列丛书的编写工作。
(五)文化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
1、城乡公共文化体系逐步健全。我区城区有大型公共文化广场6个,其中一个还配有升降舞台;通过开展“四型小区”建设,绝大部分居民区都建起了文化休闲区;每个乡镇都建成了专门的综合文化站,配备了文化专干,并实行责任状管理,工作与免费开放资金挂钩;大力支持农村建设文化广场,现正通过资金扶持、规划指导、以点带面的办法积极推进农村文化广场建设。
2、文化艺术中心已在规划之中。南岳文化艺术中心建设已列为《南岳区十三五规划》项目。南岳文化艺术中心占地120亩,是集文化艺术大楼、美术馆、剧场、图书楼、非遗馆、文化广场等一体的多功能文化艺术场所,今后南岳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将会有质的飞跃。
(六)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在上新台阶
依据文化部《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结合我区实际,出台了《南岳区乡镇综合文化站考核评估办法》,进一步加强了对全区农村文化工作的指导和管理,提高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工作效率,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丰富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为保障乡镇综合文化站免费向人民群众开放,向每个乡镇下拨免费开放资金4.25万元/年。2015年,红星村、观音村的农家书屋被评为省级示范农家书屋。
二、存在问题
1、资金投入不足。我区公共文化建设的资金主要是依靠国家项目资金支持和本级财政补贴,目前,公共文化除了免费开放资金和中央农村文化建设资金外,群众文化活动投入较少。
2、专业人才缺乏。我区文化人才总量不足、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素质亟待提高,文艺队伍人才较少,文化工作管理人员缺乏。
3、设施建设滞后。我区公共文化设施仍存在总量不足、现有设施不达标,缺乏展览馆、文化艺术中心等。
三、下步打算
1、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管理。一是规范三馆一站的管理,提升公共文化场馆管理的专业性、科学性和有效性,推动图书馆、文化馆(站)、美术馆等区属馆全部免费开放;二是加强文化馆对基层的指导、培训,利用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流动展览深入乡镇社区,带动社区、街道、乡镇开展常规性的自发活动。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加强公共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大力推进数字资源服务。
2、购买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健全程序规范、标准明确、结果评价、动态调整的公共财政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建立购买文化服务项目库:一是不断挖掘人才、创新思路和方式,争取每年打造1-2个弘扬南岳文化特色的文化精品;二是打造群众文化活动品牌。进一步打造提升“欢乐潇湘”、“南岳庙会”、“广场月月演”、“朝圣歌舞表演”品牌,加强对各种类型业余文艺团队的业务指导和培训,以丰富多彩的节目不断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南岳区文体广新局
2016年1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