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路上一往无前——小记南岳区驻龙凤村扶贫工作队
发布时间:2019-08-09 08:16:00
作者:
来源:nyzjj
舍弃小家,选择大家。带着组织的使命,带着帮助群众脱贫的心愿,他们从繁华的城区扎根偏远的乡村,与村民心手相牵,脱贫攻坚,不胜不休。用真情和汗水,赢得村民的信任,将扶贫工作进行到底。他们是:南岳区驻龙凤村扶贫工作队,南岳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李敏、旷文辉。
舍小家为大家
今年6月,组织选派新一批驻村扶贫工作队。李敏同志克服家有70多岁的父母和尚在襁褓中的幼女需要照顾等家庭困难,毫不犹豫地接受了组织的安排。组织找他谈话时,在基层单位担任党支部书记10多年的他说:“坚决响应党的号召,坚决服从组织的安排,家属的思想工作我负责做好,保证完成驻村帮扶工作任务。”军人出身的旷文辉同志也斩钉截铁地说:“李敏书记能克服这么多困难坚决去,我也没什么好说的,去!”。组织谈话后的第二天,他们即背起行囊,奔赴南岳区境最北端的山区——寿岳乡龙凤村,开始了驻村扶贫工作。
视村民如亲人
两位同志白天走访群众、了解村情,晚上学习政策、完善资料。短短的20天便遍访了全村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认真倾听他们的诉求,了解他们眼前的困难,协调帮扶责任单位和行业管理部门及时加以解决。先后帮助五保户周赞泉推进了危房改造,硬化了贫困户赵迪仁的入户道路和屋场,帮助陈祥华等几户办理了风景资源保护费和生态公益林补贴账号变更手续,为郑燕鸿、易小林、周水秀、赵瑞云等精神病患者监护人核实了“以奖代补”到位情况。

(走访群众)
龙凤村由原龙凤和水口两村合并而成,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全村有366户1516人,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0户64 人,已脱贫13户45人,未脱贫7户19人。致贫原因主要是因病、因残、因学、缺劳动力、缺资金等。在迅速掌握了龙凤村的村情后,李敏和旷文辉同志会同村支两委,集中精力抓好了3项工作:一是压实主体责任。明确驻村工作队、村两委成员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责任,工作队、村两委、帮扶干部形成合力,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有效开展。二是制定脱贫攻坚方案。制定了村集体经济发展方案、村级产业扶贫实施方案、贫困户“一户一册”脱贫(帮扶)方案。三是落实结对帮扶。协助区人大、住建局、市场监管局等3家帮扶单位,做到了帮扶力量全面覆盖,帮扶措施全到位,帮扶政策全落实。一个月的时间,思路出来了,责任到人,担子上肩,驻村工作迅速走上了正轨。
(制定方案)
知艰险勇担当
7月上旬,强降雨天气导致龙凤村发生多处塌方、山体滑坡等险情。险情就是命令。为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工作队放弃节假日休息,坚守村内,昼夜冒雨巡查,会同村里制定详细周密的汛期抢险救灾工作方案,充分地发挥全村党员和各村民小组长的作用,及时处置险情,转移群众避险。十多天的奋战,将全村的损失降到了最低,确保了全村伤亡事故零发生。

(防汛抗灾)
贫困户周石民的儿孙长期在外务工,一人在家独居。屋后的土坏房倒塌,渣土压垮了临时用作厨房的棚顶并从窗户溢进新建的房屋内。两位同志帮助清理完所有渣土后,又匆匆赶去其他贫困户家。

(灾后恢复)
李敏、旷文辉同志用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人“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得到了全体村民的交口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