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南岳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
统计监测报告
南岳区统计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涉及政治、经济、文教、科技、卫生、社会保障、生态环境、人民生活等各方面的复合系统,为了科学地检测和评价当前南岳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区统计局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全面小康标准和监测方法,从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制、文化教育和资源环境六大方面的二十三项指标,对2012年南岳区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进行测算。监测结果显示:2006年—2012年是南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时期,全区经济实力快速提升,社会和谐显著提高,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民主法制不断健全,文化教育持续发展,资源环境逐年优化,全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得到快速推进。
一、综合监测结果
根据测算结果显示:2012年南岳区全面小康建设实现程度为87.9%,比2006年提高了25.2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市局数据为预计数,下同)6.0个百分点,全面小康建设进程明显加快(见图表1)。六大部分23项监测指标有10项指标100%达标,其中生活质量部分相对实现程度较高,实现程度达到了96.9%;其次社会和谐、民主法制和资源分环境两大部分,实现程度分别为92.7%、92.9%和90.5%;而经济发展和文化教育两部分实现程度相对有所落后,分别为81.1%和78.5%。
表一:
南岳区2006-2012年全面小康社会及六大方面实现程度
单位:%
二、发展成就与进展
(一)经济实力快速提升
2012年南岳区经济发展实现程度为81.1%,比2006年提升26.5个百分点,高出全市15.8个百分点。而反映经济发展的五大指标发展并不均衡,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是76.6%(目标任务是≥50%),实现程度100%;城镇人口比重100%(市统一口径,目标任务是≥60%),实现程度100%;失业率(城镇)4.35%(目标任务是≤6%),实现程度是100%;人均GDP实现程度只有78.8%,按2000年的不变价计算我区2012年的人均GDP是24748元,比目标值31400元少6652元;而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实现程度仅有26.2%,为全面小康监测的23项指标实现程度最低。2012年我区R&D经费支出0.15亿元,占GDP比重的0.66%,要实现小康社会目标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要≥2.5%,R&D经费支出总量预计要达到1.43亿元。
(二)社会和谐显著提高
2012年南岳区社会和谐实现程度为92.7%,比2006年提高39.1个百分点,高出全市6.6个百分点。基尼系数、城乡居民收入比、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都已经达到100%,而高中阶段性别比也达到85%。从详细指标来看,2012年我区基尼系数是0.041远远低目标值(≤0.4);城乡居民收入比是2.0(目标值是≤2.8);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36(目标值是≤60);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等于93.4(目标值是≥90);高中阶段性别比是112.07(目标值是=100)。
(三)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2012年南岳区居民生活质量实现程度是96.9%,比2006年高出13.3个百分点,高出全市6.6个百分点。其中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106元(按2000年不变价计算,目标值是≥15000元),超过目标任务2106元,完成小康进程100%;恩格尔系数41.74,完成小康进程95.8%(目标值是≤40);人均住房使用面积37.16平方米,完成小康进程100%(目标值是≥27平方米);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5.31‰,实现小康进程78.4%(目标值是≤12‰)、平均预期寿命74.4岁,完成小康进程99.2%(目标值是≥75岁)。
(四)民主法制不断完善
2012年南岳区民主法制实现程度是92.9%,比2006年提升10.2个百分点,低于全市3.6个百分点。根据上级统计部门推算,2012年我区公民自身民主权利满意度是83%,完成小康进程92.2%(目标值是≥90%);另据部门统计社会安全指数是93.39,完成小康进程93.4%(目标值是≥100),具体指标有全年区内刑事犯罪人数(被告人判决生效人数)52人,交通事故死亡人数2人,火灾事故和工矿商贸企业事帮死亡人数均为0。
(五)文化教育持续发展
2012年南岳区文化教育实现程度是78.5%,比2006年提升10.2个百分点,高出全市3.5个百分点,但文化教育为六大监测指标中实现程度最低的部分,反映文化教育发展的指标有3项,其中: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3.28%(目标值是≥5%),实现程度为65.6%;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的10.29%(目标值是≥5%),实现程度为64.3%;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实现程度10.1年(目标值是≥10.5年),实现程度为96.2%。
(六)资源环境逐年优化
南岳区2012年资源环境实现程度是90.5%,比2006年提升15个百分点,高于全市6.3个百分点。反映资源环境的指标有3个,其中单位GDP能耗0.46吨标准煤/万元(目标值是≤0.84),实现程度100%;耕地面积自2000年以来,由于城镇化进度的发展,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耕地面积指数从2006年的98.7下降到91.97(目标值是≥94),实现程度是从2006年100%下降到2012年的74.3%;环境质量指数89.6(目标值是=100),实现程度是89.6%,其中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率是90.5%,地标水达标率是79.5%,森林覆盖率是77.8%。
三、重点与困难
根据近几年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监测数据来看,南岳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部分指标呈上升趋势,率先在全市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趋势比较明显,但困难和不足不容忽视。现南岳区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点和困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工业基础薄弱,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实现程度困难较大。南岳区作为以旅游经济为支柱的旅游发展区,其工业基础非常薄弱,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监测体系中,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这一指标,需要工业经济作为支撑。根据2009年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的数据显示,全国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占整个R&D经费支出的65.1%。南岳区2012年R&D经费支出0.15亿元,占GDP的比重是0.66%,远远落后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值2.5%,而且在工业方面的R&D经费支出还不到1%,事业单位及农林方面的科研占90%以上。经测算要想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2.5%的目标任务,全区R&D经费支出需要达到1.43亿元,困难程度较大。这也将严重阻滞经济发展甚至全面现实小康社会的进程。
2、文化教育方面发展相对落后,部分指标发展缓慢。2012年南岳区文化教育实现程度是78.5%,虽然比2006年提升了10.2个百分点,但文化教育方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程度确是六大方面里最低的一部分。其中文化产业增加值仅占GDP的3.28%,这与集文化和自然风光为一体的五A级旅游区有点不相符合,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产业的支撑,目前我区旅游产业链里最关键的文化产业没有发挥主导作用。其次,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也不高,只有10.29%,老百姓的消费观念还没有向文教娱乐方面倾斜,区内文教娱乐方面的消费引导还不够,消费场所较少、档次不高、且选择范围单一。这也是文化产业没有发展起来的重要表现。
3、城镇化发展步伐加快,引发与资源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近年来随着南岳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区面积也不断扩大,发展与保护的矛盾也日益突出。2012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监测数据显示,南岳区2012年在资源环境方面的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达到90.5%,同时由于我区是旅游区的特点,加上并未大力发展工业企业,对区内的环境保护相对较好,所以资源环境的两项重要指标:单位GDP能耗和环境质量指数也均能较快实现小康社会。但耕地面积指数将是阻滞我区资源环境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数据显示,2012年南岳区耕地面积指数实现小康社会的程度是74.3%,而且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这项指标是以2000年的耕地面积为比对基数,耕地面积减少则小康社会监测系数相应减少,到2012年我区耕地面积从2000年的29895亩下降到27495亩,耕地面积指数是91.97%(目标值是94%)。
4、高中阶段毕业生性别差异系数偏大,影响社会和谐程度。2012年南岳区高中阶段毕业生性别差异系数112.07%(注:高中阶段毕业生性别差异系数=高中阶段毕业生性别比/同龄阶段性别比×100%),小康社会现实程度是85%。其中高中阶段毕业生性别比是1.25(男生/女生),同龄阶段性别比是1.16(男性/女性)(计算同年龄段人口性别比时用17、18、19岁三个年龄段的性别比代替)。同龄阶段男女性别的不平衡状态对社会和谐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而高中阶段毕业生性别的不平衡同时反映了同龄阶段男女性别接受教育的不平衡状态。根据数据显示,在男女性别比为1,高中阶段受教育程度为100%的情况下,南岳区2012年在高中阶段毕业生中每100男生对应女生只有89.23人,另外11.77个女生因为缀学或其它原因没有接受同等教育。
四、对策与建议
1. 强化旅游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发展是重中之重。加快经济发展,是实现全面小康的核心问题,是关健所在。近年来,虽然我区经济发展取得了较好成绩,但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我们要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以“十二五”规划为目标,以发展旅游经济为重点,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积极推动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全力推运我区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2.加大科研投入,发展文化教育等社会事业是当务之急。根据近几年全国及各省的监测结果可以看出,多数省份均大力支持科学研究,但我区对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的投入一直以来都存在着力度不够的问题。加大R&D经费及人员的投入,是我区能否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近年来,国家鼓励支持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型环保等新兴产业,我们要培养和引进一批科研人员,根据我区特点,以促进旅游发展为重点,开发、改造出独特的高新技术产品,加快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从监测指标看,我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等比重都偏低,因此,发展文化教育等社会事业也成为当务之急,发展文化产业不应因循守旧,应由政府统一协调,由文化部门牵头,旅游、城建、环保、体育、交通、商务、教育等多部门配合,营造全社会整体发展的良好氛围,紧紧抓住中央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利契机,全面贯彻落实各项工作部署,打造教育文化等产业强势发展格局,以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进程。
3、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解决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已刻不容缓。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必然会造成对资源和环境的破坏,近年来,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已经日趋激烈,监测数据显示,目前我区主要存在经济发展与耕田面积逐年减少的矛盾,南岳区作为一个风景旅游区,原本就是山多地少,通过这些年的城镇化发展,城区面积相比2000年已经扩展了一倍多,加上近来年交通道路、高铁等基础设施的兴建,原本就不多的耕地更显紧张。因此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我们必须努力做到合理利用土地,发展投资少、消耗资源少,而经济社会效益高、环境保护好的投资项目,坚持可持发展战略,要加强对土地的管理,严格执行土地使用制度,用法律法规为土地使用提供有力保护。另外我们也要继续加强对环境质量的保护,加大对空气、水和森林的保护力度。
4.保民生、促教育,社会和谐是关键环节。从监测指标分析看,虽然南岳区社会和谐小康建设程度已经达到97%,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城乡之间的差距还是有一定的距离,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还存在,基尼系数、城乡居民收入比、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以及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等方面还有提升和优化的空间,特别是高中阶段毕业生性别差异系数更是反映了南岳区义务教育阶段的不足。因此要加快社会和谐方面实现小康社会的进程,我们重点要改善高中阶段男女生接受教育不平衡的状态。一是要强化计划生育相关政策,遵循男女性别自然出生规律,促进男女性别均衡发展。根据南岳区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到2010年底,全区0-16岁常住人口的男女性别比是1.22,远远高出全区1.03的常住人口男女性别比,这说明我区在未来一段时间里男女性别比将长期影响着社会和谐程度的发展。二是要巩固义务教育入学率,以义务教育政策为导向,健全“控辍保学”联动机制,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建立义务教育巩固提高长效机制,优化帮扶贫困学生机制和奖励机制,全面提高我区义务教育普及水平,促进我区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