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关于“打造以精细农业为特色的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的战略部署,我委正抓紧编制全省以精细农业为特色的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着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高质量完成方案编制工作,聚拢资源精准扶持主导产业,精心打造特色产业基地,现将前期调查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中央1号文件精神,以县域为单元,以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品牌强农战略为引领,以打造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为目标,精准定位县域主导产业,围绕主导产业积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集中优势资源打歼灭战,做强主导产业长板,补齐要素配置短板,形成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的区位优势,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二、基本原则
根据国家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对我省的要求和我省生猪生产传统优势,我省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的建设各县市区在侧重推进优质水稻、双低油菜、良种生猪“三大主导产业”基地建设的同时,应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立足当地特色品种资源、农民种养习惯和产业发展基础,依托湖南十大农业品牌,从蔬菜、水果、茶叶、中药材、畜禽、水产品、油料、天然纤维等产业中筛选1-2个特色品种作为县域重点发展的主导特色产业(如安化黑茶、华容芥菜、新晃黄牛、炎陵黄桃),聚拢资源加快建设主导特色产业,做好小品种大产业文章,一县一业,打造富有县域特色的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各地在选择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的主导产业时坚持下列原则:
(一)坚持突出主导品种原则。根据主导特色产业强烈依赖独特品种资源的特点,选择产品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品种独特、功能特殊、品质优异的优势品种进行开发,生产出产品外观、内在品质、文化内涵、口感风味有别于同类的产品,把小品种做成大产业,形成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的品种优势。
(二)坚持突出优势区域原则。特色农产品的生态环境条件,即产区的地理、气候、水质、土壤、生物链是优势区形成的前提和关键。各地要选择原产地或区域具备最适宜的自然生态条件,能生产品质优良、风味独特产品的优势区域作为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形成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的区位优势。
(三)坚持突出产业规模原则。选择有生产传统,技术成熟,相对集中连片,三产深度融合,园区建设基础较好,市场半径和市场份额大,具备形成知名品牌、组建区域特色农产品产业集群的优势产业作为主导特色产业,形成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的产业优势。
三、调查范围
98个农业县市区(详见附件1)、农垦管理区、怀化市洪江区。
四、调查内容
(一)明确区域主导产业。分“三大主导产业”和主导特色产业分类调查。“优质稻米”、“双低油菜”、良种生猪“三大主导产业”是我省传统的优势主导产业,各地应根据主导产业选择的原则,依据当地的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从中确定1至3项作为区域内的主导产业。此外,每个县(市、区)按照“一县一业”的思路,从优势品种、产业基础、农民习惯、区域优势、品牌创建、主体培育、产业规模、发展潜力等方面通盘考虑,确定1-2个重点培育的主导特色产业。提供5000字左右的“三大主导产业”和主导特色产业的论证报告(详见附件2)。
(二)摸清主导产业“家底”。全链条、全方位摸清“三大主导产业”和主导特色产业家底,要求产业精准到品种、基地布局到乡镇、主打产品到品牌、种养加销到主体、产业基础到园区。包括特色产业的品种名称、布局乡镇、龙头企业、产业园区、品牌培育、产品标准、产地初加工、商品化处理、物流、贮藏、冷链以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社会化服务等情况,填写相关调查表格(详见附件3)。
(三)强化县级主体责任。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十三五”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打造以精细农业为特色的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是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五大基地”建设的主要范畴,主体责任是县级人民政府。本次调查摸底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切实掌握县级政府培育主导产业出台的政策措施,今后的主攻环节,目前面临的突出困难等。县级党委、政府的重视程度将作为编制省级方案的重要依据。
五、具体要求
(一)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建设是省委确定的全省建设“五大基地”的“一把手”工程。“十三五”期间,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农业现代化14项重大工程、三个“百千万”工程、年度十大农业品牌创建、“三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作物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及其他重大项目,都将根据本方案确定的重点集中安排。请各市州农委(畜牧水产局)高度重视,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并明确一名委(局)领导具体抓,及时组织辖区内各县市区认真做好调查摸底工作。各县(市、区)农业(畜牧水产)农村工作部门务必高度重视,认真填报有关调查资料,确保数据真实可靠,关联数据符合逻辑关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对县(市、区)推荐的数据不真实、区域特色不明显、产业竞争无优势的主导产业不列入全省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建设内容(参照附件4)。
(二)所有资料一次收齐,对口报送(纸质文件1份,同时报电子稿)。各市州农委发展计划科汇总报委发展计划处;各市州农委粮油、经作、畜牧水产、加工等业务主管部门分别对口报委粮油处、经作处、省畜牧水产局、加工处。
(三)资料报送截止时间:2017年4月10日。逾期不予受理。
联系人:委发展计划处:尹剑德,电话:0731-89908717,邮箱:y8296@163.com;
委粮油处:宋志荣,电话:13574183196,
邮箱:13574183196@qq.com;
委经作处:陈黛卉,电话:13787208847,
邮箱:hnsnwjzc@163.com;
委加工处:左燎原,电话:13548596309,
邮箱:516523065@qq.com;
省畜牧水产局:徐飞良,电话:88867751,
邮箱:hnxmscjjcc@126.com;
技术依托单位:农业部南京设计院中南分院刘双凤,
电话:18670071125,邮箱:41089880@qq.com。
附件:1、98个农业县市区名单
2、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论证报告(参考提纲)
3、(1)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调查表(三大主导产业)
(2)优质农产供应基地调查表(主导特色产业)
(3)湖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情况表
4、“十三五”湖南农业优势产业区域布局
湖南省农业委员会办公室
2017年3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