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部门、街道信息公开目录 > 乡镇、街道 > 寿岳乡 > 计划总结

关于将龙凤乡打造成为南岳旅游后花园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5-06-05 15:08:26 作者: 来源:WWW.NANYUE.GOV.CN

龙凤乡辖属于衡阳市南岳区位于南岳衡山祝融峰北麓,1984年建乡。全乡总面积15.4平方公里,下辖3个行政村,2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400余人。境内风景秀美,有丰富的楠竹和花岗石资源,竹制工艺品、花岗岩制品、旅游工艺品、优质云雾茶系列产品销往全国,其中广济寺云雾茶历代属皇家贡品,驰名中外。主要景点有衡山七十二峰之首的祝融峰、原始次森林环绕的广济寺、历史悠久的禹王城遗址、逶迤前行的曾国藩古道等,号称“五岳独秀”的南岳衡山核心景区也座落境内。经过多年的努力,龙凤乡正在向成为南岳风水最好、风光最美、环境最优、潜力最大、发展最快的乡镇的目标迈进。

一、把龙凤乡打造成为南岳旅游后花园的重要意义

1、把龙凤乡打造成为南岳旅游后花园是加快南岳旅游科学发展的紧迫任务。1984年南岳正式建区以来,历届区委、政府以旅游发展为己任,坚持旅游立区、旅游强区、旅游富民,多方筹集资金,修饰原有的人文景观、培护自然景观,历经三十余年的发展,南岳旅游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交通环境不断改善,管理体制不断创新,旅游环境不断优化,游客结构的不断改善,旅游服务设施持续加强,旅游接待能力明显提升,南岳旅游产业实现了由速度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南岳旅游实现了持续发展。但是近年来,随着旅游大环境的改善、全国旅游产业的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民群众对旅游服务要求的提高,南岳旅游开始步入“瓶颈期”。产业要素整合度不够,餐饮、住宿等产业发展相对较快,而游玩、购物、娱乐等消费潜力较大的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游客结构还不够丰富,其中香客所占比例达三分之一以上,各年龄阶段游客结构有待改善,来岳旅游大多以烧香、拜佛,爬山居多,其他游客相对较少。把龙凤乡打造成为南岳旅游后花园有助于整合旅游产业要素,发展旅游农业、休闲农业,丰富旅游产品、改善游客结构,打造南岳旅游新增长点。

2把龙凤乡打造成为南岳旅游后花园是实现南岳城乡统筹发展的现实需要。目前,南岳区正在全力打造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但是,后山三乡因为地理位置偏僻,各方面条件限制,社会经济发展远远滞后于前山。南岳要想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关键在于后山三乡能否跟上前山发展脚步,能否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寻找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子。龙凤乡作为后山三乡之一,地处山区,条件恶劣,多年来,一直未能打造适合本地发展的支柱产业,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群众生活水平相对滞后。近年来,在龙凤乡党委、政府及全乡人民的努力下,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发展思路逐步理清,靠山吃山,依靠现有风景资源,发展旅游产业成为龙凤发展的根本出路和现实目标。把龙凤乡打造成为南岳旅游后花园就是充分利用龙凤现有资源,发展旅游经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3、把龙凤乡打造成为南岳旅游后花园是建设衡阳“大旅游圈”的重大举措。十二五之初,衡阳市委、市政府就提出“大南岳旅游圈”的构想,提出了以市区为中心、以南岳为龙头,以湘江为重点,各县市区为支撑的产业发展总体格局。龙凤作为南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将起到很好的连接、带动作用。龙凤距314省道6公里,距岳临高速(S61)白果收费站21公里,离娄底、湘潭较近,发展龙凤旅游产业,将更紧密的连接娄底紫雀界梯田、湄江风景区、曾国藩故居,湘潭韶山、水府庙旅游区等旅游景点。把龙凤乡打造成为南岳旅游后花园,也将有力带动衡山县周边乡镇的乡村旅游,如岭坡乡野莓谷、望峰乡黄龙峡、白果镇穿岩风景区等,促进衡山县旅游经济和衡阳“大旅游圈”的发展。

二、把龙凤乡打造成为南岳旅游后花园的现实基础

1、风景资源丰富。龙凤乡位于南岳衡山祝融峰北麓,境内峰峦叠障、景色秀美、山水怡人,自然人文底蕴丰厚,号称“五岳独秀”的南岳衡山核心景区也座落境内。

龙凤乡有四古,胜景不绝的千年古道——曾国藩古道,云雾缭绕的佛光古寺——广济寺,一雄一雌千年古树——野生红豆杉,卧龙栖凤两口古潭——老龙潭与龙凤潭。这些风景名胜资源是龙凤乡的立乡之本,也是打造“南岳旅游后花园”的核心竞争力。

广济寺中听古刹钟声,品云雾香茶,是人生一大乐事。广济寺在毗卢洞,取佛法广济众生之意,始建于唐朝,相传此地时见佛光,故又名毗佛洞。这里终年云雾缭绕,在日出时常出现彩虹,寺外存有唐以来多处石刻,并长有原始次森林和绒毛皂荚等稀有树种,广济寺的云雾茶色绿形秀,香浓味醇,历代为皇家贡品。从报信岭开始,在群山中有一延绵小道,直至祝融峰下的会仙桥,就是曾国藩古道。古道长约7公里,一路胜景不绝,极目远眺,山峰逶迤,绵延不断,与地平线交织在了一起。古道两旁时不时就可以在青石板上发现了密密麻麻的石刻。史料记载,这条古道与晚清名臣曾国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清代同治年间,曾国藩兄弟曾出巨资修缮。

 风景秀美的龙凤潭,有南岳“桃花源”之称的老龙潭,一年四季,流水淙淙,周围山壁严峻陡峭,风景独美,均为游览观光的好去处。2013年还发现两株世界罕见的野生红豆杉,一雌一雄,树龄均超过1000年,是国内目前已发现的树龄最长的红豆杉之一,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很罕见。

除此之外,青翠欲滴的万亩竹海,历史悠久的老五岳殿,深藏于自然之中的龙凤溪、白龙潭,俯卧于山脊之上的千层梯等景点,也为龙凤的自然风光和秀美山水增添了几分韵味。

2、基础设施完善。近几年,全乡共完成了16.2公里的公路建设,完成了14公里公路的防护工程,对全乡5座危桥的进行了维修;圆满完成了全乡的农电改造工作,并成功将全乡的用电移交给了衡山电力部门管理,真正实现了同网同价;新建了4座大型移动通讯信号塔,解决了7个村民小组的无线通讯问题,实现了全乡无线通讯信号全覆盖;完成了4000米的U型渠道建设和500米的主渠道维修;建成村民安全饮水点9处,解决了1200余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完成了祝融峰香炉灰的污染整治工程;安装了50台太阳能热水器和12台太阳能路灯,全面实施了改厕、改灶工程;完成了龙凤、水口两个小学的改造和乡机关办公楼的维修,新建了红旗村公办示范幼儿园、水口村卫生室、乡邮政所、乡卫生院家属楼和龙凤村村委会、龙凤溪小区文化广场建设,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3、发展氛围浓郁。近年来,龙凤乡党委高度重视党风的整顿、民风的建设和作风的改进:一方面,自筹资金开展了离退休老干部、贫困党员和计生模范户的慰问活动,系统解决了特困户、危房户的生活生产实际问题,大力支持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工作,融洽了与社会各界的关系,凝聚了推动发展的活力;另一方面,严厉打击各类违法乱纪行为(先后提请公安部门拘留11人、传唤教育12人),切实强化了一级党委的权威,从而圆满成功完成了乡党委、人大、政府和村两委连续两届的换届选举,并较好地解决了南天门摊位争占事件、霞流冲煤矿矿难我乡死难者后事处置、润牛塘水库维修、衡山仁字牌公路建设、红旗农电改造等系列矛盾,切实维护了一方的稳定。特别是狠抓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讲政治、讲民主、讲纪律,要求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推动发展中创先进、在本职岗位上争优秀,以实实在在的作风,求得实实在在的发展,给龙凤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使每一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了群众信赖的坚强堡垒。同时,奖优罚劣,奖勤罚懒,优胜劣汰,充分调动干部党员的干事创业激情,坚持先试先干不争论、执行决策不讨论、创新失误不评论,理解创新中的曲折,宽容探索中的失误,形成了敢于突破、敢于负责、善于攻坚、善于破难的积极氛围。

三、把龙凤乡打造成为南岳旅游后花园的关键工作

1、加强风景资源保护。风景资源长期以来都是龙凤乡的立乡之本,也是龙凤发展旅游经济、打造成为南岳旅游后花园的关键所在。保护风景资源,一是要“保”,杜绝一切有损风景资源的行为,禁止开山采石、毁林开路、野外用火、占用林地、乱砍乱伐等行为,加强日常巡查和监管,严格村民建房审批和巡查,抓好森林防火巡逻等日常监管工作,做到防范于前;二是要“护”,要加强对现有风景资源的维护和保养,继续开展绿化美化、退耕还林及楠竹垦复工作,扩大植被面积和森林覆盖率,及时清理广济寺原始次森林中的楠竹等外来生物,确保原始次森林不被破坏,加大对曾国藩古道、老五岳殿、法雨寺等文物单位的维护和保养,减少文物单位因非人为因素造成的损失。

2、加快产业规划编制。2015年,龙凤乡将着眼全局和长远,以发展的眼光为龙凤经济的发展谋篇布局,绘制蓝图。龙凤乡党委、政府在深入调研、充分听取意见之后,形成了初步设想。将龙凤旅游经济发展的空间布局确定为“一心两翼三片”,“一心”是指祝融峰这个中心(含龙凤村四、五组,红旗村七、八组),“两翼”是指龙凤乡政府至祝融峰、红旗村(曾国藩古道)至祝融峰两条进山通道,“三片”是指红旗村老龙潭、龙凤村龙凤溪、水口村千年红豆杉三个旅游片区。具体工作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公共管理方面,乡内公共服务设施已基本建设完成,未来一段时间可以基本不变;二是商业服务设施,结合旅游产业发展,在两条进山通道上建设一批集购物、住宿、餐饮、娱乐等多功能的商业服务设施;三是居民住房建设,重点是红旗村七、八组居民,建议进行居民集聚点建设,龙凤村四、五组村民,在禁止区外,合理选址就地解决,其他居民根据实际进行规划建设;四是道路工程,极力争取开展龙凤村四组上山公路(龙凤乡政府至祝融峰通道)硬化工程,彻底改善此通道,并对曾国藩古道进行维修;五是村庄建设市政工程,主要是村庄亮化工程,即路灯建设工程。六是三个片区的旅游开发所涉及的交通体系完善的问题。

同时,在此基础上,龙凤乡党委、政府将邀请有关部门、专家深入龙凤乡开展调研,充分考虑龙凤产业发展、旅游经济、村庄建设、村民建房、土地使用等多方面的工作,统筹协调,编制出一套适合龙凤自身发展的规划。

3、加强村民素质教育。发展旅游经济,要依靠全体村民的共同参与,村民素质的提高将有助于改善龙凤旅游环境、营造良好民风、加速龙凤旅游经济的发展。加强村民素质教育,要结合党员教育,以点带面,营造学习文明素质氛围,强化文明意识,提高群众文明素质,改善民风。要加大对景区旅游从业人员的文明素质教育,规范并形成制度,全面提高我乡从业人员素质,确保文明经营,改善旅游环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