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部门、街道信息公开目录 > 政府部门信息公开目录 > 卫生健康局 > 工作信息

老年人防范非法集资和电信网络及销售诈骗

发布时间:2021-01-11 16:04:35 作者: 来源:南岳区卫生健康局

老年人防范诈骗手段,希望大家都能够擦亮眼睛,远离诈骗。

1        养老领域的非法集资陷阱


养老领域涉嫌非法集资的违法行为,主要有4种“套路”:

· 1、以提供“养老服务”名义吸收资金。个别机构明显超过床位供给能力或者承诺还本付息,以办理“贵宾卡”“会员卡”“预付卡”等名义,向会员收取高额会员费、保证金或者会员卡充值,非法吸收公众资金。

· 2、以投资“养老项目”名义吸收资金。个别机构打着投资、加盟、入股养生养老基地、老年公寓等项目名义,承诺高额回报,非法吸收公众资金。

· 3、以销售“养老公寓”名义吸收资金。个别机构以销售虚构的养老公寓、养老山庄等名义,或者以返本销售、售后返租、约定回购等方式销售养老公寓、养老山庄,非法吸收公众资金。

· 4、以销售“老年产品”等名义吸收资金。个别机构不以销售商品为主要目的,以免费旅游、赠送实物、养生讲座等欺骗、诱导方式,采取商品回购、寄存代售、消费返利等方式非法吸收公众资金。

如何防范非法集资陷阱:

为防范养老领域非法集资风险,特提醒广大老年朋友:

· 1、选择养老服务应查看机构相关证件是否齐全合法,并按规定签订养老服务协议;

· 2、谨慎预付高额养老服务费用,不为高额回报所诱惑,不参与非法集资;
3、提醒、劝阻身边的亲属朋友,守好自己的养老钱;

· 4、参与非法集资不受法律保护,风险自担。

 

养老机构的相关知识

· 养老机构资金投入的特点:投资大、利润低、资金回笼慢。政府划拨用地不能进行贷款。大幅扩张建设易造成资金链断裂。

· 养老机构究竟缺不缺:总量不足和床位空置率同时存在。

· 老年人是否担心床位:国家在加大投入,特别是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 

戒除贪婪心理 

加固心理防线,不贪图小利,不相信一夜暴富。天上不会掉馅饼,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强化警戒心理
遇事保持冷静,多思考,不急于决策。对陌生人不轻信。个人信息一定要保密。1、多和子女及近亲属沟通;2、可先与社区干事汇报;3、可拨打12345市民热线电话寻求帮助。

通过正规途径办事

多从可靠的渠道接触信息,办事通过正规途径,不抱侥幸、走捷径心理。不要轻易点开手机、微信、以及网站发送的所谓官方网址、链接。

讲科学多学习
心态乐观、积极,科学养生,不迷信;多读书看报看电视,看新闻,参加政府部门和社区组织的知识讲座。开阔视野,提高防骗能力。

2警示案例

案例一

街头算命称消灾,

迷信法事把你宰。

买药看病到医院,

身心才能有保障。

医院遇到“好心人”

误听轻信掉陷阱。
案例二

非官方的免费医疗培训讲座不要轻易参加,小礼品不要拿。不贪小利不上大当。

特效药品把口夸,包治百病忽悠人。世上真有万能药,还要医院来干啥??

 

案例三

亲友遇险情形急,

莫乱方寸要切记。

求助单位和警察,

不给骗子留缝隙。

* 如果当事人的手机关机或者联系不上,千万不要着急把钱汇出去,这样就极有可能掉入犯罪分子的陷阱。最好的办法就是求助于警察,或者社区干部。或者多联系身边的亲友,商量着办!!

案例四

公安法院来电话,

事态严重真可怕。

改号软件能作假,

一旦被骗难追查。

接到这种电话,直接挂断!

如果骗子再打电话来,就直接说我已经报警了。

通常情况,就不再敢打电话了。

案例五 

套路一:免费送礼 

超市门口送鸡蛋、小区免费量血压、举办各种吸引老年人的活动,讲座时间也都“恰巧”在工作日,这有什么玄机吗?当然是怕年轻人来揭穿真面目。

 套路二:登记信息 

让老年人填写资料,一对一联系摸清家底、评估购买力,以便进行针对性的推销。

套路三:洗脑宣传 降血压、降血脂,对胃好、对肾好、对肝好。夸大疗效的同时再加上洗脑的诈骗销售语言,所谓“药效不够,广告来凑”,让人防不胜防。

套路四:亲情服务 

如果你没有在公益健康讲座上被说服,那接下来很快工作人员会到家回访,像对待亲爹亲妈一样为您扫地拖地、洗衣做饭、揉肩捏脚、大打“亲情牌”。


套路五:免费旅游 

不法分子隔三差五还会组织老年人免费旅游,其实是为了让老年人远离家人,进一步博取信任。


套路六:存钱有息 有些诈骗团伙还会唆使老年人把他们一生的积蓄,存在诈骗团队自己的账户,承诺高额返息,同时购买保健品,还有额外优惠,一旦您把钱存进他们的账户,就会血本无归。


买保健食品如何不被骗

· “所有病痛都可以治疗,不是药,胜似药”这类广告泛滥,利用消费者迫切追求健康、警惕性低等弱点,通过夸大、虚假宣传等方式诱骗消费者购买。那么如何不被骗呢?在央视财经“3⋅15专区”特别直播中,国务院食安委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李可基教授表示要想不被骗,记好“三不一定”原则。

· “三不”:动机不要太纯,用心不要太专,期望不要太高。


买保健食品心态要正确

· 1、不要想着用保健食品治病,保健食品只是为了保持健康,并不针对某一功效。

· 2、用心不要太专,是指任何保健食品都不能代替自身的饮食,它既不是饭也不是药。

· 3、期望不要太高指的是从保健的角度来说,不能期望保健食品像药品一样立杆见效。

 

案例六

彩票预测全是假,

 隐性风险暗中藏。

 收益过高勿轻信,

 心态平和不上当。

 地下彩票全是坑,

 绕行避开保平安。

 

案例七

医院门前医托多

专钓外地外行人。

多听多问多思考,

情形不对报保安。

善用手机录音影,

保存证据防不测。


老年人防骗顺口溜

丢包分钱是陷阱,天上不会掉馅饼;

兜售抵押全是假,别听骗子说瞎话;

私换外币多警惕,贪图便宜要不得;

短信诈骗花样多,不予理睬准没错;

网络购物要小心,反复要钱是圈套;

飞来大奖莫惊喜,让您掏钱洞无底;

各种退款有猫腻,骗取存款是目的;

遇人向你借手机,始终留意别远离;

看病消灾是迷信,不要相信陌生人;

买药看病到医院,贵重物品妥保管;

突遇情况要冷静,电话通知社区警。


相关文章